当山歌响起,恰桂花飘香。这个周末,“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在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体育馆唱响。火爆的演出场面、超多的话题讨论,足见这场演唱会的影响力。
刀郎演唱会,正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刀郎演唱会究竟有多火?
刀郎是谁?
刀郎本名罗林,四川资中人。2004年,他凭借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2023年7月,“蛰伏”十年的刀郎带着新专辑《山歌寥哉》归来,其中歌曲《罗刹海市》刷屏。今年8月30日晚,《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线上演唱会,共吸引超过5000万人观看。
这种火爆,落脚在南京。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体育馆可容纳两万人,是刀郎此次巡演中规模最大的演出场地。演唱会这两天,体育馆周边多家酒店房间被订满。南京站首场演出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海外歌迷早早来到场馆外等候,并现场大合唱《冲动的惩罚》等歌曲。南京“刀迷”(刀郎歌迷称呼)们还自制了百米长的祝福条幅,一个长202.4米,代表2024年;一个长101.2米,代表南京开唱日期10月12日。大量没有票的歌迷也一直站在场外支持。
站在南京舞台上的刀郎身着一件黑色短袖T恤、一条牛仔裤,依旧是质朴无华、寡言少语,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歌。中年人的深沉内敛特质,和青春般的炽热情感形成对比,更显真挚。歌迷也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跟着台上一起大合唱。
为什么巡回演唱会叫“山歌响起”?刀郎解释道:“山歌,不只是山与歌,它还是男与女,善与恶,理想与现实。它可以穿过土地,跨越时间。山歌,就是民间最有力量的喜怒哀乐。越是性情坦荡的地方,山歌越是响亮。”他每次出现,都能引起轰动。或许刀郎已然不是刀郎,而是成了一种“刀郎现象”。
来现场听刀郎的都是什么人?
这两年,刀郎的演唱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拥趸云集。这个曾经火遍大江南北,而后又沉寂了十多年,“过气又重新翻红”的中年歌手,究竟是哪些人在追?
通过大数据给此次南京站的歌迷“画像”,能分析出一些很有趣的结果。
“80前”人群,占购票群体近半数。
他们听什么?也许是情怀,是故事。刀郎的歌喉,拨动了他们那根在人前、在世事前一直紧绷着的琴弦。
草根出身的刀郎曾组建过一支名叫“手术刀”的乐队,也想过成为鲍勃·迪伦那样的音乐诗人……这些梦想并没有实现,就像太多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刀郎演唱会,87岁的老刀迷税淑章每一场都追。她是多年前无意间听到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词中有一句:“长长藤儿在心头缠绕。”税淑章感觉把自己的心都缠上了。为了追刀郎,退休后的税淑章开始学上网,儿子帮她注册了百度刀郎吧。这两年,孙子帮她注册了抖音。而对她影响最大的一首歌,是刀郎生日时写的《谢谢你》。 “听了这首歌后,慢慢学会了爱自己、爱别人。”赖文龙,58岁,是一名退伍军人,目前住在四川简阳,最初知道刀郎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刀郎的歌里,他最喜欢《虞美人·故乡》。因为,每每听到这首歌,他就会想起自己当兵时奶奶送他到村口的情景,多年后回乡,奶奶早已长眠,“一首故乡,是天下多少游子意!”
从购票人群看,“80后”“90后”人群占比超30%。
他们听什么?也许是青春,是回忆。20年前,如果一首歌没有获得过“夫子庙庙歌”的头衔,恐怕不能承受“流行”这两个字。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4年——这也许是“庙歌”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你会听到,这边是《老鼠爱大米》,那边是《两只蝴蝶》,还有一首《丁香花》也是广为传唱。但在记忆里留下最深烙印的“庙歌”,当属刀郎的“那一场雪”。2004年,刀郎首张个人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面世,正版销量270万张,盗版数量不可考证。一首神曲响彻南京大街小巷,陪伴着许多人走过了一段青葱岁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隔20年后,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熟悉的感觉也回来了。刀郎的回归,唤醒了不少人的记忆。今年8月30日晚8点,随着刀郎线上演唱会开始,朋友圈的刀郎含量达到高峰。记忆是回来了,但回不去的是时光,是平静生活里的涟漪,是一封来自过去的情书。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他们调侃说:“初听是高三,再听已三高。”调侃也许是真的,而情感更是真的。“80后”“90后”在成长中认知世界,也在认知自己。从对抗世俗到与生活和解,快乐并非总相随,甚至陪伴更多的是孤独和挫败,但至少在演唱会的这3个小时中,脑海里那个曾经登高望远的自己,短暂地回来了。
最奇怪的点来了,“95后”“00后”,在刀郎演唱会上占比达到了20%。
他们又在听什么?也许是新鲜,是好奇,是情绪价值。年轻歌迷喜欢刀郎的原因各不一样,许多人是通过网络才知道刀郎的,他们与刀郎相见恨晚。“音色很有特点,很沧桑,歌词也很好懂,很有共鸣感。”有的年轻歌迷觉得,刀郎就像一个邻居,搬个凳子坐你旁边,讲他的经历和他的故事。“他唱的歌不矫情,每个人身上可能发生的爱情故事,都被他唱出来了。”还有人认为,刀郎音乐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呼应与创新,一些作品汲取了民间音乐的元素,以现代方式进行演绎,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山歌寥哉》《弹词话本》等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给了年轻人们莫大的精神享受。
刀郎的作品里,有四溢也有深邃隽永,有亲情爱情友情,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总有不同的角度契合着大众的情感需求。这或许是刀郎的演唱会受到各年龄段人群追捧的重要因素。
一座城市该如何去拥抱这些歌迷?
不仅是刀郎。半个月前,南京奥体中心“涌入了一亿人”,周杰伦连唱3天致敬青春。再往前不久,张学友、刘德华等天王巨星们也纷纷来南京开演唱会,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还有伍佰、凤凰传奇、周杰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各种演唱会上,他们希望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寄托。火爆魔幻的场景,放在过去很难想象:伍佰巡演的抢票难度不亚于周杰伦,年轻人在他的演唱会上放松玩梗的快乐;凤凰传奇的演唱会,引发万名观众现场蹦迪。年轻人和歌手们一起高声合唱,唱的不是高山流水、曲高和寡,而是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样子——平凡才是生活的真谛。
不同人群,从一场场不同特色的演唱会中,找寻难能可贵的内心满足。“以前只觉得他们的歌好听,现在才明白什么是不焦虑不内卷,始终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真的很棒。”不同年龄层的文化在演唱会现场交汇,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开放与包容。
“演唱会经济”,也爆发出不容小觑的能量。8月30日晚,刀郎线上演唱会超过5300万人次在线观看,超6亿次点赞,打破了周杰伦此前创下的视频号直播纪录。演唱会还带火了刀郎的故乡四川资中县,带来短期的旅游热潮。
“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城市营销有了新范式。赵雷的《成都》唱红了成都,“甜野男孩”丁真带火理塘, “开封王婆”带热了古城开封,全红婵奥运夺冠带火老家湛江。还有,淄博“赶烤”,“尔滨”……不少城市紧追热点,围绕地方IP花式整活,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气度、创新的方式,让“有个性、有温度、零距离、可互动”的城市人设让更多人记住、青睐。
南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泼天富贵的机会。为远道而来的歌手和歌迷们送上了温情的拥抱和丰富的文化套餐。为了服务好刀迷,南京一些酒店提供免费接送、旅游线路打折等多种福利,周边一些大型商超延迟营业到次日凌晨2点。公安、文旅纷纷出手……
要抓住泼天流量,抓住情感消费力,好场景、好故事是真正的内核。城市的设计者们还需“风物长宜放眼量”,围绕经济、产业规律,打造好人居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等,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可持续、立体化、有层次、整体性的城市高质量传播体系,让流量获得长久生命力。期盼南京能用更年轻的视角、更开放的心态、更贴心的服务,让考虑更细致,让沟通更充分,让更多“千山万水”与深厚文韵汇聚,让更多的“山歌响起”邂逅满城桂花飘香。
今晚刀郎演唱会小贴士:
预计演出开场前两小时开放入园。演出期间观众入口:1号门、彩虹桥。检票口:体育馆T1(看台)、G1(内场)检票口。
为确保演唱会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倡议广大观众及周边居民朋友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驾车出行市民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线路,文明规范停车。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1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