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看到有人分享情侣约会方式之旁听,最近刚好也有朋友问怎么实操,聊下来发现居然不少朋友对这个感兴趣。
那么,何律今天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的律师的执业经验和律助时的旁听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旁听干货~(每个情况不同,可能实践中会稍有差异)
为了显得更“洋气”点,凑个旁听六H原则
法律是这么规定的: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通俗点儿说呢,就是主要你是中国公民,都可以去旁听。当然,是有例外情形的: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去旁听的朋友需要:成年、老老实实过安检、别喝酒。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句话:持有身份证的、没喝酒的、成年人
第一点也有说到,公开的庭审活动,可以旁听。
由此可见,案件是区分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那么哪些是不公开、不可以旁听的呢?
主要有两种:
(1)不公开审理: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2)依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
另外,公开审理的也有特殊的例外情形: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这里主要关注下“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主要会出现在家事、婚姻案件中,但也不是所有的离婚案件都不公开的,要看案件具体情况。
(总有人想去听八卦)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句话:不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公开审理案件
知道了谁可以去旁听、哪些案件可以旁听。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去哪儿旁听呢?
人民分为:
(一)最高人民;
(二)地方各级人民:高级人民、中级人民和基层人民;
(三)专门人民:军事和海事、知识产权、金融等。
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并没有说哪个的案子就不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大家能接触到的、接触机会较多的,就是基层人民,这里着重说下:
基层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地址,有些基层会有派出法庭。
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为例,闵行本部位于雅致路99号,另有派出法庭五个:浦江人民法庭、颛桥人民法庭、七宝人民法庭、新虹桥人民法庭、梅陇人民法庭。
如果是闵行区的朋友想去旁听的话,就可以就近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或派出法庭。当然,你哪天路过某个,驻步停留也不是不可以。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句话:所有的都可以、自己方便即可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以为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营业吧?
当然不是啦
基本上是遵循法定的工作时间的,上海一般是:
周一至周五,早上8:30或9:00,下午17:30/18:00
(每天的工作时间并不是统一的,毕竟有夏令时、冬令时之分,且各地也不一样,比如新疆)
基本是按法定国家假来,如果某个周末调休、需要上班的话,这天也是正常工作的。
当然,由于现在基层案子特别多,出现周六周日通知律师去开庭的情况,也是有的。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句话:除特殊情况外,法定工作日均可
说过了谁可以旁听、哪些案件可以旁听?去哪儿旁听?什么时候去旁听?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了,如何旁听?
(一)带什么、不带什么?
带什么:身份证!身份证!身份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时候驾驶证也行,但是身份证是最稳妥保险的)
不带什么?
还有不能带的吗?
那就普个法吧
《法庭规则》第七条
除经人民许可,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外,下列物品不得携带进入法庭:
(一)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器具;
(二)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三)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强气味性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
(四)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
(五)标语、条幅、;
(六)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一般情况下,大家也不太会带上面这些东西的,根据实践经验,常见的东西特别提醒下:
(1)水和食物:每个情况不同,有些直接禁止携带、有些会要求寄存,具体要看安检处的要求规定。(建议最好是不带)
(2)打火机: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啦
(3)录音笔:准确来说不是不可以带,而是庭审中不能录音。但是有些谨慎起见,会在安检处直接要求禁止携带(建议最好是不带)
(二)穿什么、不能穿什么?
这个也有要求吗?
学到了,学到了
(三)进入的流程是什么?
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三步:打开冰箱门——把大象装进去——关上冰箱门
进入旁听也需要三步:走到——顺利通过安检——走进法庭旁听
拿着自己的身份证,走到的门口安检处、排队(通道有两种,安检通道,供当事人、旁听人员使用;免检通道,供律师、检察人员等使用),轮到自己时,工作人员会询问你:到哪里、办什么事情?回复到XX法庭,旁听即可;人和包都需要安检,全部安检通过,会给你发一张旁听证,让你挂在脖子上(有些没有)。然后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就可以进入内部、找到你要旁听案件开庭的法庭(内基本都有楼层指引)了。
因为是疫情期间,所以很多是有特殊规定的(比如浦东,进入必须有预约或开庭通知,律师也不例外,所以几乎不可能旁听):会测温、要求查看健康码和行程卡、会要求你提供开庭的传票或短信通知、会询问你是哪个案子的原告还是被告。
千万不要因为拒绝旁听、自己没办法进入而产生不满哈,毕竟防疫是大事儿。【法律规定不变,正常情况下都是可以的】
(四)遵守哪些纪律?
《法庭规则》第十七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这条一般开庭前书记员都会念一遍,要让所有人遵守法庭纪律】
除了这个,还需要额外提醒的是,我看到有些帖子说让带纸和笔,可以记录。
这一点是不可以的,因为法庭不允许旁听人员做记录。
(这一部分纯粹是强迫症凑出来的,没有实质内容,哈哈)
我问了下我的朋友们,大部分的回答是好奇,觉得有趣、想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想学些法律知识等。
对于律师来说,到参与庭审是自己的日常工作,对于大部分非法律从业人员而言,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开庭。
可能有些人印象里开庭就是英美律政剧、TVB律政剧那样,律师慷慨激昂、原被告针锋相对、硝烟四起。但其实,我们和英美、TVB律政剧还是有区别的(适用的法系不同),近几年的影视剧《离婚律师》、《精英律师》、《全民目击》之类的,庭审相对和现实比较符合。
其实,不一定非要到现场旁听,看庭审直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庭审公开网” 你值得拥有。
里面有庭审直播、庭审预告,还有案件回顾、重大案件、普法教育(可以说是很全面贴心了)
不管是选择线上看庭审直播,还是到现场旁听,除了上面的干货外,何律还要补充一个建议:听某类案件之前,最好是对案件的法律法规或案情,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不然,真的很容易什么都听不明白~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不会告诉你,我刚当律助的时候就这样)
1.带身份证、成年人
2.案件不涉密涉隐私、公开审理
3.不喝酒、不带违禁物品
4.衣着简洁大方、拖鞋
5.工作日、任意
6.庭审遵守法庭纪律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