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私信我,问写作技巧。其实微博和写书、写文章差别很大。不需要大块时间,有想法随时记下来,就像日记一样,没有那么难。
不过微博写作还是有套路的,我把最近的思路整理出来,其中上篇是基础,下篇是稍微高级一些的思路。
这是写作的核心,在动手之前,要想明白:
1.展示自己的哪一面。每个人有很多维度,比如是公司高管、还是个逗比、喜欢喜欢美食、爱看电影、是个父亲,要有个重点标签,像我就是“写书”。
2.不要强求。要写热爱的东西。有人喜欢追热点,比如情感类受欢迎,那我也做情感类,这种想法要不得,不是你的爱好,思路很快会枯竭的。
3.不要担心小众。微博有几亿人,只要有万分之一喜欢你,就够了。即使搬砖,也有人爱看。
4.有主还要有次。有了核心定位以后,还要有几个花边,比如让老婆、孩子出境,或者身边的朋友,增加人情味,让人觉得有血有肉。
这个名字,就是你的微博ID。别小看他,初期粉丝是通过ID识别你的,看看身边的大V:风中的厂长、财宝宝(当年叫财上海)、北京大土豆、恶魔奶爸,都是很有辨识度的。起名要注意:
1.不要用生僻字,人本能的嫌麻烦,如果你的名字让人愣了一秒钟,那就是失败的。
2.和日常相结合,尤其是水果、动物、称号、数字,是优选。比如蚂蚁金融,小米手机,东港姐姐,这些让人一下就记住了。
3.可以从历史人物里面挖掘,比如朱元璋 张居正 李世民,这些拿出来就霸气,再和自己的爱好结合。比如 “朱元璋爱写书” “李世民炒股”,也很有辨识度。
5.用自己的真名要小心,除非你有背景加持,比如工商银行总经理,那名字就够了,普通人的名字慎用。
微博需要标题么?很多大V没有标题,也转发、评论很高啊?像@李大霄,只要拍个照片就评论好几百。但咱们连V都算不上,再不努力经营内容,人家根本不搭理啊。
这里的“标题”,可以理解为核心意思,洋洋洒洒200字,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第一行亮出来,让读者判断想不想读。我认为,标题是必要的,而且有技巧:
1.有悬念:比如“他为什么能考100分”,“现在还能买房么?”这种提问式的标题,读者喜欢看。
2.有反差:“农村妇女当上了总经理”,“小混混居然成了校长”。
3.有数字:“四步写出10万+”,“他用5年时间做到年薪百万”。
4.有观点:“京沪永远涨” 、“写书是最好的投资”
这些能迅速筛选人群,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那是不可能的。
准备工作做好了,要动手开干了,这时候是茫然的,有如下几道坎:
1.不要让熟人知道,这样会增加心理压力,畏首畏尾,夭折概率增大。
2.不知道写什么?虽然有定位了,但是不知从哪下手,这是就要关注同类大V,从他们的文章中找灵感,从评论做起。
3.写不好怎么办?担心被人家笑话,或者没人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是小透明,没人在乎小透明的,这是你彰显个性的好时机,放飞自我吧。
4.有个偷懒方法,买几本书,先做知识的搬运工,搬着搬着,就知道怎么写了。
起步还好,关键是坚持下去,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因为三年前,我就尝试微博,是这么做的:
1.每天发一条,讲出版的知识,绝对是干货。
2.不和别人互动,反复查看阅读量,可惜很少有超过1000的。
3.好不容易有个转发,就兴奋半天。
4.偶尔有个粉丝,一看头像,是花钱涨粉的
我不聪明,但是自认还是很有毅力的,坚持了3个多月,实在看不到希望,放弃了。
三年前放弃以后,我也怀疑自己:只是做书的料,不适合自媒体啊。19年春节的时候,偶尔在大V下面评论、聊天,居然很多人回复点赞,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具体是:
1.要有互动,无论点赞还是回复,都能肾上腺素,让我精神倍增(所以,小伙伴们,每个评论都是爱,顺手点个赞也是好的)。
2.用数字激励自己,比如今天收获了5个粉丝,有3个评论,如果比前一天多了1个,就说明进步了,很高兴。
3.不用限制每天写几个,有感而发,能多尽量多。甚至搞笑的段子,也可以。第一个被大V转发的,就是吃饺子的段子。
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有那么多故事,可是要持续输出,怎么办呢?就需要一些小花招了。
1.到大V那里找灵感,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比如微博涨粉那个系列,就是厂长提醒我的。
2.到知乎那里找故事,知乎有很多垂直问题,多去浏览,选一些有意思的,放到朋友身上,这个不丢人。
3.从身边人偷故事,我每天和很多人聊天,这些都是素材,稍加修改,就是一篇文章。
4.从微信群、朋友圈找故事,这两个地方也是素材集中营,没事翻一下,会大有收获。
这是每个作者关心的,我文笔不好怎么办?大家不爱看怎么办,专职作家很少,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能写好微博,这里说几个小技巧:
1.用短句子,越短越好。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的文章中,逗号非常多,人为断句,这样阅读感好。
2.写完一句话,再检查一下,能不能简化,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即可。比如“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要不断练习才行”可以改成:“我还要不断练习”。
3.别追求精确,意思到了就行,所谓精确,就是加一堆限定词,又臭又长。比如“有一只色彩斑斓的小猪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愉快的玩耍”,这里面“的”前面的都没啥用,直接改成“小猪在玩耍”。
对于关注的人,微博可以进行分类,比如同学、同事、明星之类的,这些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特别关注”
微博搞乱了时间线,在主页塞入很多广告,让我不堪其扰。偶然发现,这个“特别关注”非常好。
完全按照时间线排列,而且可以把喜欢的大V放入其中,随时查看他们的信息,这样也方便评论。操作方法:
1.进入大V首页,然后点左下角的“已关注”,选择最上方的“设为特别关注”。
2.然后会出现一个窗口,提示特别关注管理,点进去可以取消特别关注.
3.到哪里看特别关注呢,点窗口下方、第四个“消息”,然后选择“通知”。
微博属于浅阅读,每个文章讲一件事,这件事越小越好。当你有个想法的时候,立刻问自己:这件事还能切分么,要持续的分下去,一直切到原子结构。下面以@爱编程的魏校长这篇文章为例,讲解我的思路。
1.总的目标,是讲“考试粗心”问题,但是里面内容太多,要做成系列。
2.其中分了语文 数学 英语,至少可以分成三集。
3.每个科目中,又分了好几点,每点写一篇。
4.标题举例:
1)#终结考试粗心# 数学之审题
2)#终结考试粗心# 数学之奇偶检验
3)#终结考试粗心# 数学之个位数检查
4)#终结考试粗心# 语文之审题
最后这个系列可以写10篇左右,每篇200字,把一个细节讲透,同时举出经典的例子,阅读量绝对爆棚。
https://m.weibo.cn/1649348001/4388565292786238
技术大牛有个误区,以为自己懂得,读者也懂,最后导致艰深晦涩,人家不爱看。这个后果很严重:很多业务大牛,在现实中很厉害,但是在微博里面默默无闻。
1.在知^乎上,有很多PPT大神,比秋叶PPT强很多,可惜普通人只知道秋叶,因为秋叶的更接地气,普通人能学会,而大神的文章,专业人士评价高,普通人看不懂。
2.经常用术语说话,让人讨厌。比如我们出版行业,有码洋(销售额),印张(页数/16)等术语,写微博的时候,我会刻意改成大家能看懂的。
3.跳过基础步骤,只讲核心。这也是大牛的毛病,觉得基础内容太简单,没必要写。最后小白看不懂,只能取关。
4.信息量太大,没有详细解释。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太大,读者不知道怎么做,人家没学会,也是失败的。
因为咱是搞出版的,对排版有执念。看别人微博的时候,也希望整整齐齐,读起来舒服。我的感想是:
1.一段不要超过4行,再多,读起来就累了。要人为的分段,帮读者理清思路。
2.最好有个缩进,这样阅读感好。我这里每行缩进5个空格。
3.如果有图片,最好是1、3、6、9这几种,因为微博一行放三个,这样更美一些。
4.发布出来后,再看一眼,觉得哪里不舒服,立刻修改。比如某一行只有一个字,那我就会研究,能不能删一些,把这个尾巴去掉。
这是前几天,有人质疑厂长,他怎么有时间发那么多微博,我也凑热闹写了一下,图省事,直接过来了。
1.早晨起来,五点多到六点半,一个多小时时间,孩子在睡觉,以前我是玩手机,现在变成了发微博,能写六七条。
2.工作中,有什么感触,顺手写下来,一天有四五条。
3.晚上和孩子吃饭,有什么趣事,一两条,写下来。
4.中午吃饭前,晚上下班前,工作处理的差不多了,没事干,也能写四五条。
5.晚上睡觉前,也可能有灵感,写一两条。
这么七七八八凑起来,就20条了,算起来,也不累啊。
大家都知道,我是认真看每个评论的,而且发现好评论会积极转发,这是对粉丝的尊重。这里做个对比:
1.@风中的厂长 和粉丝互动多,有些评论下面还会讨论很多,像一个大家庭聚餐,边吃边聊。
2.@财宝宝 就很差,他的评论很短,很水,没有互动,不好玩。像领导讲话,发言完毕,领导就撤了。
这是刚从@毒舌段子流 那里学来的。如果你关注了一个人,叫他小A吧,会在他的主页下方,出现一排推荐,微博认为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微博是怎么选的呢?
1.同领域的其他大V,你可能感兴趣。
2.和小A互动频繁,说明你们是同类人。
3.小A关注的人,权重比较高
所以,多互动很有用,会提高被推荐的概率,粉丝自然也就涨的快了。
新朋友太多,忙活到现在,终于回复完了。咱们继续研究写作技巧。
这里举一个反例@乡下老白菜 ,我和他私下交流过,对社会的认识很深刻,比我强多了,写的文章也很多,我经常找他取经,可为什么不火呢?就是讲道理太多了,具体问题是:
1.没有画面感。用户不能感同身受,于是没有共鸣,有些粉丝来了,看不懂,就取关了。
3.操作性不强。说了很多道理,作为老百姓,应该怎么办呢?没讲,其实他有很多小花招,如果写出来,肯定精彩。
我玩微博的时间短,还没看到其他博主这么做过。上个月,突发灵感,想写一个牛作者的故事,但是故事太长了,怎么办呢?于是搞成了连续剧,没想到效果特别好,这里分享给大家。
1.如果觉得有很多话说,先别急一股脑倒出来,在纸上画一下,能分出几个阶段。
3.每集说一个小事,然后留下悬念。比如:小A已经当上了总经理,洋洋自得,可他不知道,背后有双阴冷的眼睛....
4.如果组织能力不强,可以提前把故事写好,反复斟酌剧情,没问题以后,设置自动发送时间。
这是我的教训,拍脑袋就上, 然后被出版社叫走了,粉丝望穿秋水,这样感觉很不好。
以前我是不在乎话题的,反正都是自己的东西,粉丝想看就看呗,弄个话题,还麻烦。经过这次粉丝大暴动,发现话题很有用。
1.如果瞬间来了很多人,如何接待他们?这时候把话题组织好、置顶,大家就能认识你了。
3.不要设置“水”话题,随便选一个关键词,比如#炒股# #丝#,里面虽然有很多文章,但是很快被埋没了,还不如没有。
设置话题的时候,也是梳理写作思维:我的定位是什么,我要写那几个方面。如果设置的话题太多,就要考虑了:自己是不是跑偏了。
微博涨粉和微博写作,加在一起应该有20多篇了,这些技巧并不难,就是一层窗户纸,一说就会,但为什么有人是大V,有人是小透明呢?
1.死磕的决心。春节后,我决定做微博,但是之前由员工打理,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有好几千条。我是一条一条删除的,而且是在手机上,点的眼花缭乱。
2.马上开始。技巧是学不完的,不能总磨刀不砍柴。知道个大概,立刻开干,很多人在这一步就停下了。
3.坚持下去。最难受的是第一个月,开始以后,熬过第一个月,就形成风格了,后面按照惯性即可。
4.落实到位。比如设置话题、认真排版,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全部落实,也是很难的。
这里说一个新手的误区,就是看谁的都好,反复模仿,最后变成了四不像。
1.关注了同类大V,人家写什么,他就什么,最后变成了没头脑,越写越没意思。
3.即使同类知识,比如房产,也可以从自己擅长的角度来写。比如贷款、踩盘等等,要有自己的特色。
4.写作初期,多尝试几个方向,然后观察反馈,逐步调整,最后确定方向。
像我这里,自己的认识深度不够,本来想像@红茶家的三叔 那样分析经济形式,写了两篇发现不好看、不好玩,连自己都嫌弃,那就果断放弃。
1.比如财务、文秘,属于随时待命的员工,有事情他就做,但是经常空闲,可以安排给他发评论。
2.不要乱发,要把关注者分类,那些无关痛痒的,交给员工,比如美女欣赏、时事新闻、官方微博这些,人家也不在乎。
3.对于特别关注的人,一定要亲自操刀,不然是对大V的不尊敬。大V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是@维千金 的血泪教训,如果一次性给博主点好几个赞,微博会认为刷假人气,视为作弊行为。
原创微博取消了140字的限制,可是评论和转载还是140字。如果想写的太多,不够用怎么办呢?看上一条微博,就是解决方案。
1.进入要转载的文章,然后点右上角的省略号,在下方会出现一堆选项。
2.选择最下方一行,往左滑动,有一个“链接"按钮,按下它。
3.写好原创微博,移动到最后一行,然后轻点屏幕,会出现粘贴按钮,选择它,链接就出现了。
4.发送以后,就是上一条的效果,感觉挺舒服。
前面说过,读者喜欢故事,那怎么讲一个好故事呢?我还是有些体会的:
1.第一人称最好,比如:我接儿子上学,路上看到XXX,立刻就把读者带到画面中了。
2.要有细节,越细致越好。比如:刘总带着绿色安全帽,在工厂耀武扬威
3.用数字说话,人的大脑容易接受数字。如:物价真贵,一个苹果要5块钱。
另外,如果用第三人称,最后也起个好玩的名字,不要张总、李总,没有辨识度,还不如二狗子好呢。
前面讲了很多小技巧,其实都是“术”的层面,其实更重要的是“道”,也就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微博上展示哪一面。我的建议是:
1.选择自己的职业,或者爱好,初期可以做两个方向,迭代进行,这样话题不容易枯竭。比如我,就是出版+教育。
2.不要轻视自己的职业,很多在你看来,很普通的事情,在外行人看来都很神奇。
3.有目的的读书,看文章,激活记忆。在第一个月,我是很痛苦的,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拼命刷知乎,买了好多书,从中找灵感。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2772.html
上一篇
教你怎样做有影响力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