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31日,张艺谋拍摄的《秋菊打官司》上映。这部电影讲的是巩俐扮演的女农民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最后秋菊跟村长打官司,一路打到最高层。
秋菊的之路异常艰难,她想要的不是冷冰冰的赔偿,是要村长的一句道歉。
这部电影的剧情虽然是杜撰的,但是那田园风格,在多年之后仍然有众多中华儿女在追寻,因为众多居住在钢铁森林的年轻人向往,还有那年久失传、快要消失的文化遗产。
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做得最好的,李子柒无疑能拿到桂冠,她所输出的田园风视频,在国内引起热议,还输出海外,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李子柒并非横空出世,她在田园风视频这条路上摸索多年,靠着的是她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在她接受采访时,对非遗做出这般解释:
“很多非遗文化它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很多时候他很无奈。他站在历史的长河不断回望,那种无力感,它需要被很多人看见。”
把非遗文化做得极好的李子柒,在2021年7月发布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少了盐可不行》之后,停更三个月之久,关于李子柒的消息再次传来,却是大清早报了个警,把微念告上公堂。
“女农民”李子柒对抗资本,能否获胜?结局又会不会是两败俱伤?还是双方会选择和解双赢?
一、
李子柒与微念在前期算是互相成就。在李子柒之前,微念不会是个“吸金兽”,能空手套来5轮融资,公司估值51亿。而在微念之前,李子柒小有名气,与微念合作之后开始大放异彩。
有个关系要确定一下,微念与李子柒是老板、员工的关系,还是合作者的关系?据公开资料,在2017年12月后,李子柒与微念解除了网红经纪人的合约。
也就是说,如今李子柒与微念是合作者的关系。
这样就好办多了,既然是合作者,那就要有相应的权益,可惜,双方在个人IP孵化上的经济效益上,存在有分配的大问题。
与李子柒同名的网店由杭州微念运营,同时微念还持有李子柒品牌螺蛳粉加工厂的股权,这样一来,从火爆的螺蛳粉销售再到最后的利润分配,李子柒应该拿到一部分。
李子柒手中持有杭州微念的股权为零,不管李子柒品牌螺蛳粉卖得多出色,李子柒只是个“为爱发电”的打工人。
杭州微念运营李子柒品牌合情合理不?双方初合作时,李子柒原本想要把品牌运营交由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这间公司李子柒占股49%,杭州微念占股51%。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品牌运营就交由杭州微念,双方约定分成比例,这就给这次李子柒打官司埋下了伏笔。
在李子柒吹起哨子之时,投资方也启动了退场模式,撤出先前对微念的投资资金。
对于微念来说,李子柒这三个字太好用了,因为李子柒给微念带来的巨大的广告效益,品牌效益,资金收入源源不断。微念失去了李子柒,不仅几乎丧失了战斗力,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没有李子柒的微念,为何刘同明在合作之初就给李子柒股权?双方合作至今有5年之久,5年,5年的时间,双方本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把这事私下解决。
或许是资本“贪得无厌”,只会画饼不会分饼,所以拖到传出要上市的消息了,也不愿意给李子柒兑现承诺,以至于逼得李子柒打起了“产权大战”。
二、
“产权大战”很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商业案例,土豆网的王微跟前妻打起了“财产分割大战”,间接导致了土豆网的没落。
这一次,微念或许会没落,但最终结果决定于李子柒品牌的运营权。微念也有可能会胜,因为在早期之时,资本方就利用合作者对合同意识的淡薄,设计了“合同天坑”。
反过来,李子柒的实力也不俗,就算李子柒败诉,她还有多年来的视频创造能力,也有对乡土田园的热爱,和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所以,就算李子柒没有了李子柒,李佳佳还是有实力东山再起的,拍摄出众人喜爱的田园化视频。
另外一边,支持李子柒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李子柒真的是在踏踏实实做内容,把农村生活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美食制作,从种子发芽到古装制成,李子柒真的是很用心在做这件事。
早在李子柒停更期间,就有流言传出李子柒与微念闹掰,一句“资本真是好手段”令人遐想连篇。
在央视采访李子柒之后,有了官方机构的站台,李子柒的腰杆子更挺直了,遂掀起了反击战。没有人愿意失去李子柒这个超级IP,它早就举起了中国文化对外展示的旗帜。
所以,在这场“品牌大战”中,或许会两败俱伤,也许会一方获胜、一方落寞,还有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和解?
央视网对这件事也是有关注,做出评价: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核心问题在利益分配模式,既然有成功的事例和现代股权激励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案,还是有沟通余地的。
想要寻求和解的可能性是有的,在于资本方,在于董事会,在于不愿意失去李子柒。但是这沟通的余地,资本方是否愿意谈,李子柒是否愿意谈,就是另外一件事。
但还是希望李子柒能赢,她的胜利,不仅仅代表个人,文化与资本的冲突,还代表着无数创作者与资本的博弈。
三、
李子柒是个吹哨人,是个超级IP的吹哨人。很多创作者与MCN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是机构承认扶持,另一方面创作者可以给“东家”带来经济效益。
但是,这种双方合作,互相成就的事,“所有解释权”终究不能归属机构一方吧?B站的林晨同学跟机构之间就有一场“大战”,可惜,林晨同学输得灰头土脸,不仅没有利润分配,连账号都被“东家”收走了。
创意与资本本该相互尊重,在“只画饼不分饼”的资本方面前,尊重的天平早就歪歪斜斜了,如果李子柒获胜并且拿回相关权益,那么则有机会把这天平掰平。
“女农民”李子柒打的这场官司,表面上是与资本博弈,实际上,有无数的创作者想要打这样的官司,却“出师无名”。
离《秋菊打官司》已经29年过去,当初秋菊历经万难才获胜,但是现在这场官司,却是秋菊看不懂、也搞不懂的。
此案的最终结局如何,时间会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卷,在此期间,唯有默默支持李子柒,不让拉踩者的声音如同洪水滔天把李子柒这三个字淹没了。
古风火了,李子柒不能“凉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