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文/妮妮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有时候偶像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能带领同学们往更好的方向走,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

就好比李子柒作为一个被央视认可的“网红艺人”,她曾经登上过语文试卷上与袁隆平并列,还曾与袁老先生共同担任农民丰收节宣传,并登上热搜。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但她的这第一次与袁隆平并列就引起了不小的热议,很多人都认为,李子柒不配和袁老先生并列获奖。而第二次登上语文课本,就更引发了家长的争议和不满

很多家长都发文吐槽表示:“她配吗?一个有点小名气的网红,和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院士能相提并论吗?”一时间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身边的娱乐方式有很多,百姓们的生活也非常惬意,闲暇时间刷刷短视频平台,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一份色彩。

有一些网红在这些平台上拥有着上千万的粉丝,李子柒就是这样一个比较著名的网红。在李子柒的视频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向往的。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而且她也曾经被央视点名表扬过,对她的评价是:“她的作品里每一帧都是对家乡的热爱,看懂这种热爱不需要翻译,她讲好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

由此其实也不难看出,她真算得上是当代学生的楷模,也为家乡的推广做出了不小贡献。所以家长们的这种争议其实是不太友好的,对学生的教育也没有什么好处。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是追星的,作为家长也不能全部一刀切,有时候偶像可以作为一种动力,促使学生更加努力,让他们变得更优秀。

所以在课本,甚至是试卷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明星、网红这些人,也是为了追上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才会有的决策。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可能现在存在一些争议,但将来再过个几百年以后,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被名留青史呢?谁又能说他们没有为祖国发展建设做过贡献,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呢?

虽然有人觉得教育可能是一件严肃,不可松懈的事情。如果明星网红都登上教育课本,但当有一天他们的人设崩塌,塌房了以后该怎么办,这可是在教坏学生的事。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他们也会认为应该要以教育学家,或者是科学家这类的正面人物出现在课本上会比较好,而不是那些网红明星,这样的形象代表可能经不起推敲,更不能和那些伟人相提并论

但实际上,这也是家长们的幻想和担忧而已,谁又能说他们一定会有人设崩塌的时候,就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不好影响。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但现在他们对于学生是正面积极的影响,而且也确实是对国家建设发展做出好的一面的人,其实给学生树立榜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袁隆平老先生,值得被全世界的人尊重,因为他解决了世界人口粮食的问题,而李子柒虽然是一个正面形象的网红,但跟袁隆平老先生放在一起,确实很不值得一提。

但从宣传的角度来,作为一名宣传大使,需要有人作出重大贡献,同样也需要有人存在强大的影响力,袁隆平老先生具有重大的贡献,而李子柒则是有强大影响力的那个人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两个人同时作为激励学生的典范,其实就是想让同学们不要忘了本让学生能在关注网络红人的时候,也曾记得有这么一位水稻之父。

现在的学生,可能很多都没听过袁隆平的大名,也不知道水稻是怎么得来的。而通过李子柒的视频,就能传递出更多相关的有用知识,对学生有更积极正面的影响。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李子柒虽然只是一个网红,但她承担的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责任,李子柒拍摄的短视频,不仅受到国人的欢迎,更是在海外的广播平台上很受欢迎

是她让国人了解了很多被忽略的传统文化,更把这些传统文化推广到了世界,她会织布、会刺绣、会染布……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每一条视频都有上千万的浏览,不仅让大家了解到了传统文化,更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田园之美。

所以很多看过李子琪拍摄视频的人都觉得,这是他们在上班劳累之余,可以让自己放松的地方,看她的视频就是一件很放松,让人觉得身心愉快的事。

李子柒2次和袁隆平并列出现,并被写进语文试卷中,引来争议不断

她凭借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努力地活着,并且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活出了一种让每个人都向往的人生。

她的优秀不应该被网红两个字所淹没,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力量,这样的影响力。

今日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