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上周,只要上网的你,一定听说过李子柒这个名字。甚至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都称赞她。“李子柒”的微信指数最高达1400万。但是在国内却引起争议。有人高度赞美,有人却在骂她。

这个叫李子柒的姑娘,是谁?

来看一个她的视频

李子柒,是一个美食博主。她所有的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样的是,她拍摄的时间跨度会拉得非常大,更接近本质。一杯豆浆,一瓶酱油,一碗米饭,都在视频中,从播种,到收获,做成美食,如诗如画一般地,展现在你眼前。

她的微博粉丝有2100多万,B站粉丝220万,抖音粉丝3200万。全网粉丝高达5000万。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而在外网上,更是有着所有国内网红无法比肩的影响力。

截止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735万粉丝,并还在快速增长。超过了境外许多大媒体。即使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CNN,在上的粉丝也只有792w。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她发布的104个视频,几乎每个视频播放量都在500w以上。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而神奇的是,观看视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而是来自全球各地,不懂中文的外国人。

在视频评论里,他们没有了以往对中国的偏见,清一色地夸起了彩虹屁,纷纷羡慕起她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称赞李子柒的家,像伊甸园一般美。

比如,7个月前李子柒用中文发布的视频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底下最高赞的评论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说:我是伊朗人,我一直追你的视频,我热爱你的厨艺和艺术,特别是你美丽的花园,我希望你总是如此成功,带着(圣母)玛利亚的爱。

来自伊朗的、美国的、俄罗斯的、菲律宾的、巴西的、以色列的、沙特的……视频里没有英文字幕,但那些看不懂中文、听不懂中国方言的外国粉丝,从来不吝于表达他们对李子柒的喜爱:一边看不懂一边看,一边求翻译一边看。

在人民日报公众号转发“雷斯林”的文章中,写道:李子柒也一样,虽然她具体展现的不是务农生活的辛苦和琐碎,但她的视频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让许多老外看了以后心生向往,发出感慨“她的园子简直就是伊甸园”“中国真美好”。

在人们眼中,李子柒带给他们中国隐士般的田园牧歌,从她的视频中,你仿佛见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恬静。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许多人为李子柒的文化输出叫好。

然而,在国内,无数质疑声也如潮水般向她袭来:有人说她作秀,有人说她刻意逢迎,展示中国农村落后,有人扒出”黑料“,李子柒早年做过酒吧DJ,说她人设崩塌,有人质疑她团队化运营,太假,不真实。

真的是这样吗?

许多人不了解李子柒,也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从一个艰辛生存辍学的农村女孩成长为一个超级IP,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先锋。

看过李子柒视频的网友都会发现,李子柒仿佛全能一般,既会做菜,又会酿酱油,又会耕田,又会蜀绣,兰州拉面,活字印刷术。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而她之所以这么全能,是因为她经受了常人熬不了的苦。

用李子柒奶奶的话说“这孩子太苦了”。

90年出生于贫穷的四川绵阳小村庄的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继母一直虐待她。

早年间李子柒曾在微博说过,她被继母逼着做重活,一旦做错什么事就会被打。

后来爷爷奶奶把她接回去抚养,爷爷是村里有名的厨师,为了生活,还没灶台高的她已经在厨房里学会了做各种菜。她会那么多活,其实是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然而,14岁那年,爷爷去世了,奶奶没法供他继续上学,李子柒辍学了。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在如花似玉的14岁,李子柒就要为了生活外出谋生。

她睡过公园椅子,连续啃过两个多月的馒头,甚至做着不喜欢的酒吧DJ,只是因为工资高。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虽然在外艰难挣扎,但那段经历锻炼了李子柒坚韧的性格,她没有被生活所打倒,仍饱含未来的希望,饱含对家乡和奶奶的爱,她知道世界美好的地方。

不想,8年后奶奶生了一场大病,李子柒回到家乡,照顾奶奶,后来,出于增加收入的考虑,她开始拍摄短视频。

那时,她对自己说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就这样,她迈出了第一步,带着美好的希冀出发。

2016年春天,李子柒拍摄了第一段古风美食视频《樱桃酒》。

当时还没有专业设备,她在手机上用app剪辑,卡断、闪退、重来……折腾了很久才完工。不仅画质感人,连特写都很模糊。

可发布后两天没一个人点赞,李子柒陷入了沮丧犹疑中。

接下来突然如有神助,才半天就点赞破万,李子柒惊到了。原来,这段小视频被某APP推荐到了首页热门。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这一次,李子柒受到了很大鼓励。

最开始,没钱,没帮手,没专业知识。她一个人,把相机挂在树上,架在板凳上、桌子上,或者拿块石头微调角度,这边摁下按钮,那边赶紧跑去入镜,几秒钟的镜头可能要拍两个小时。

据她后来的微博说“因为拍摄时来回去按拍摄键,一年相当于多走了260公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四川的夏天很热,在烈日下暴晒,她化妆完穿上仙气十足的长裙,几分钟就汗湿透了。

冬天拍摄几十秒雪景,要在雪地里冻七八个小时。

拍《兰州牛肉面》时,李子柒费了大力气,托朋友找到一位开牛肉面馆的甘肃师傅,师傅不肯教,她软磨硬泡,最后因为无意中的一句话:“我拍的每个视频都有上千万的播放量,我能帮你把兰州牛肉面发扬光大!”师傅这才松口。

她在面馆里密集学习了好几天拉面,回家又苦练一个多月,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洗了200多次手,废掉了20多斤面粉,做成馕足足吃了半个多月,终于《兰州牛肉面》成了爆款。而做《兰州牛肉面》时,开关机都只能靠自己。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几乎没有人能像她这样,为了拍一条视频,花费几个月去学习一门传统手艺。

在第一年里,李子柒拍摄了20881条素材,不仅仅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无法即时找出拍摄的问题,要自己扛架子调角度,要来回走动,2-3秒的特写可能要拍2-3小时的素材。还因为她对自己的视频有很高要求,只要看回放里有一点点问题,都要重拍一次。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与她光滑的脸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那双见证了所有苦头的双手:皮肤粗糙,关节突出。一看就是真真正正做农活的手。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有时候还能看到淤青和破皮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也正是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视频质量的高要求,才能表达出那种犹如世外桃源的仙境,田园牧歌的生活。

让人忘了都市的烦躁和喧嚣,也忘了务农的艰辛。

看李子柒的视频,你会发现,不仅时间跨度很长,而且特写镜头很唯美,她会耐心地记录一道美食的过程,从播种到收获,到美食制作。

比如播种玉米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磨成玉米粉,做成窝窝头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做成香脆的玉米片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酿成玉米酒,和奶奶一起享用美食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她还会自己做披风,从纺线到最终成型美如画卷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她自己的酱油,从播种黄豆开始,到封罐储藏,到变成美味的酱料。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她的每一个视频,都像考究而唯美的画卷,仿佛人间仙境,美得不食人间烟火,未曾被现代都市浸染,但又充满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传统人间烟火气。令人好生羡慕。

然而这样的田园牧歌,已经和很多人渐行渐远了。

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许多中国传统村落逐渐消亡,“空心村”和过度商业开发日益严重。许多传统手艺也在失传的边缘,后继乏人,在2017年的《中国传统村落》中,显示4153个传统村落面临消失危险。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我国21世纪以来城镇化率

李子柒所学习的活字印刷术,那个村子会这门手艺的只剩2个人,而年轻人不感兴趣。

一方面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大批的农村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夏天捉萤火虫的浪漫,许多90后,00后、10后已经看不到了。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我也是农村出身,小时候砍柴烧火做饭,往灶里扔番薯烤着吃,上山摘野果抓昆虫,下池塘捕鱼虾螃蟹,过着远比现在城市生活要自由的童年。而现在只能见到钢筋水泥和修整的现代民居。

那时,还经常和小伙伴到田里去挖番薯挖芋头,烤着吃。也会跟着父母从播种插秧,到收割晒谷,丰收储藏,挥汗如雨。虽然精耕细作很艰辛,但沉甸甸的新米吃在嘴里,新鲜的米香味特别浓郁。

我在看李子柒种水稻的视频,就有很熟悉的感觉,四川的耕作方式和福建的耕作方式是差不多的!特别是晒谷子用脚翻谷子的方式,简直不要太一致。

李子柒被央视表扬:哪有什么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心中饱含田园牧歌

但是如今,传统农耕文明与历史文化传承的保护,已经成为沉重的话题。

2017年我国首部《中国传统村落》指出,“在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史中,家庭、家族、宗族、氏族构成传统村落,乃至国家与民族的基本组成单位,并通过血缘纽带,传承内在文化传统。因此,相对于经典文献和出土文物、文献,传统村落所承载的相关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镜头,每一道菜,散发着李子柒心中仍饱含田园牧歌的美好。她是热爱的,赞叹的。

对于一个有着艰辛成长经历的女孩来说,何其宝贵。

人民日报评论:李子柒视频展现的,恰恰是中华民族那些曾经影响世界许多年的文化,那些珍贵的精神内核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代表。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的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白岩松说“现在我们的问题,不是李子柒有多少问题,而是李子柒太少了,如果我们来自民间并真的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真的有的讲了。“

李子柒用她真诚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多少古代士人所艳羡的世外桃源,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田园牧歌,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既需要科技发达,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也需要底蕴丰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田园牧歌。

你喜欢李子柒吗?你对她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区和我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