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条热门的问答题:“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题主说: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没病没灾,有诗有梦;选一个篱笆小院,依山傍水,一日三餐四季,感受鸟鸣喳喳、蝉声切切,春花秋实、夏荷冬雪……
其中有人问:“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还有人这样质朴而优雅地生活着,像泼墨山水画一样恬静悠远吗?”
有的,那人就是李子柒。
李子柒,一个能在稻田里插秧,竹林里挖笋,荷塘里采莲,森林里纵马扬鞭的美食全视频博主。
她的微博有2000多万粉丝,比她粉丝多的,是马云、雷军这种级别的大佬。
B站粉丝220万,抖音粉丝2249万,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篇篇10W+。
她在Youtube上的粉丝数是753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对比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粉丝数量不过792万,BBC粉丝数量558万,FOX粉丝数量382万,李子柒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在Youtube上,李子柒一共只发了104个视频,几乎每一个视频的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
她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外网播放的视频中没有配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影响粉丝们对她的喜爱。
这就是李子柒,一个不但在中国出名,也在国外硬实力圈粉的姑娘。
就连央视都在夸她:
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初看她的视频,会以为她家的菜园什么都有,如果没有,后山一定也有。仿佛,她生在了一个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桃花源,而她是无师自通、什么都会的小仙女。
耕
她会种地。“冬耕夏耨一路苦,春华秋实满庭芳”,她的菜园子里永远瓜瓞绵绵。
绣
她会刺绣,“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蜀绣在她的手里,凭添了几分春色。
工
她会亲手制作笔墨纸砚,“翠竹化玉管,万杵臼中锤;塑身薄如翼,秉承亘古奇”,泼墨弄丹青,品味雅俗。
食
她是“鼎俎家”,酿酒、果酱、秋梨膏、草本茶,凉粉……一年四季,随时而作。
她似乎无所不能,以至于被人称作现实版的“神仙姐姐”。但是没人注意到,她曾经说过:“你眼中的生活技能,只是我的求生本能。”
她说,不是什么都会,而是会什么就拍什么,不是什么都有,而是有什么就拍什么。
她说,农村生活还有夏天让你头疼的蚊子,做不完的农活。
但她的视频,一草一木皆有情,一云一溪皆是景。
她那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田园生活,仿佛唤醒了大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让生活在都市丛林中的大众获得喘息,在纷杂的世界里找到一处清凉。
李子柒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一个美好但是难以实现的乡村生活。
但在互联网时代,她受到了舆论对她的质疑,大多逃不过一个“假”字:
自己动手?假的,明明有团队协助;
仙气飘飘?假的,劈柴烧锅哪个不是脏活累活,怎么能一尘不染;
回归乡野、田园牧歌?假的,真实的农村怎么可能是这样……
2017年5月13日,因为网上的恶评让奶奶受伤,“负能量爆棚”的李子柒宣布停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公开了视频的拍摄过程,并且讲述了自己从一个小白一步步学拍摄、剪辑、取景等等技能的经历。
不难看出,在难听的声音背后,是社会一直存在的,对农村和农民的刻板印象。
农村就等于脏乱差?不能整洁干净,小桥流水人家?干活的农民就必须汗流浃背、面色黝黑?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山清水秀的农村并不稀有。
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而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农村,新的时代也需要新的答案。
乡村振兴就是要从重塑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乡村“脏乱差”、生活艰苦等的认识,让更多人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关心农民。吸引更多人才投奔乡村,在朴实而又真实的乡村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子柒完美地契合了这一思路,她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土民俗、农林产业等多元资源融为一体,通过唯美却接地气的视频,或美食、或手工,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一幅浪漫的乡村文化之旅。
它展现了中国乡村的美好,让人跳出僵化的思维,发现乡下的田园生活可以如此诗意。很多游客看过视频反应,这才是我想去体验的乡村生活。
04
“李子柒们”正在改变农村
在今天这个网红井喷的年代,李子柒不是唯一一个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人。
来自贵州的侗族姑娘袁桂花也是一位“野食”博主,酸竹笋、血酱鸭、葛根虫、炒姜苔等等地方美食是她的拿手好菜。但和李子柒的“仙气飘飘”不一样,98年出生的她喜欢叫自己“女汉子”。
种地、做饭、捉鱼、背柴是基本操作,修路和造房子这种高难度的活儿也难不倒她。最令目瞪口呆的,是她不仅扛着一根看上去过百斤的木头跋山涉水,还利用它做了仰卧起坐、负重蹲起等许多“真汉子”都不一定完成的动作。
“有了互联网真是特别的方便,大家看到我家的梨子、腊肉,都要买点尝尝。”就这样,山里的果子、自家做的霉豆腐等土特产品,通过袁桂花的视频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贵州的袁桂花没有离开家乡,但更多的年轻人则是出去闯荡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来自甘肃陇南的尚育康今年23岁,年少时就外出打工的他辗转过北京、福建、广东等好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最终厌倦了漂泊,回到了家乡成县白马寺村。
不论做什么工作,有一技之长就有饭吃,尚育康的这“一技”就是养小鸡,他凭借着对小动物的喜爱,自己创业搞起了养殖。
偶然的缘故,他把自己养小鸡的视频传到了网上,没多久就火了。
在今年6月的一则视频里,尚育康戴着墨镜,在空地上撒下饲料,2000只小鸡在地上“画”出了一只手和一颗心的模样,“给大家比心”,土味中透露了一丝可爱。
是年轻人就一定会焦虑,不论是城里的还是村里的,都一样。
但改变还是显而易见:和许多年前大家争着抢着都要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不一样,如今越来越多像李子柒、袁桂花、尚育康这样出身农村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农村、建设家乡。
虽然真正的农村没有李子柒拍出来的那么美好,是真的;但农村在越变越好,也是真的。
而越变越好也不是靠喊着空落落的口号,而是靠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干活的勤劳人。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生活的意义不是原本就有,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被赋予的,更多美好等我们去发现!
发展乡村旅游,不是要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要把城市的消费、人流导入乡村,找到乡村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魂”,也就是当地的文化特质、文化基因,让乡村更有吸引力。
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造更加美丽的田园和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力量,为未来留下值得入梦的青山绿水、抹抹乡愁,让李子柒屏幕里的田园生活成为现实。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