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国内学校应从中外合作中学习什么?

国内学校应从中外合作中学习什么?

本文作者:熊丙奇

近年来,高中国际班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据媒体报道,国际班已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军。举办高中国际班或中外合作项目,有一个重要价值,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但笔者在加拿大考察一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1+2或2+1,在国内读一年或两年,再到国外合作学校读两年或一年)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现,中方办学者往往用国内传统的做法,"管理"这些学生。这既让学生不满,还制造新的留学焦虑。

笔者最近应温哥华公立教育联盟(VPEA)邀请,考察了加拿大的高中教育,虽然行程短暂,但加拿大高中教育的特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谈到留学的最大感受,中国留学生都提到,获得了自由的成长空间,也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该机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她与家长、学生的沟通,都很顺利,但在和国内学校负责人沟通过程中,却有不少问题。近来就遇到好几起。一是应国内学校的要求,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给学校,这本很正常,学校作为合作办学方掌握学生成绩也无可厚非,可校方拿到成绩后,不经处理就发布在论坛中,所有该项目的同学、学生家长都能看到,这令留学生十分不满,在加拿大中学,学校告诉学生,学习成绩是学生的隐私,怎不征求学生同意就随意发布呢?但学校认为此举没问题,是出于关心学生,激励学生。

再就是,某个学生在加拿大与homestay的房东发生摩擦,或出现女生到男生homestay去玩的情况,校方得知后,会在召开合作项目家长会时点名批评学生,这令家长颇为难堪,同时因孩子在异地他乡,不了解情况而心急火燎。可实际上,这根本就没什么事,只是沟通中出了问题,这类问题,加方学校总是take easy,把其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而国内学校却十分敏感,时刻盯着学生,希望其按自己的设想成长。

这在学生选课时,表现得更明显。加拿大中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每所中学开设的选修课达160门左右,除少数几门必修课外,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但对于留学生的选课,校方是有要求的,要他们一定要选什么课,以便今后能申请更好的大学。学校对缺乏选课体验的学生进行一定的选课指导(加拿大中学里就有专门的学业规划咨询老师),是有必要的,比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结合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选择、组合课程,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后者还是功利化、应试化的学习,这是与国外教育鼓励个性、发展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空间的办学理念格格不入的。如此,学校开设那么多课程对学生有什么价值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