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靠内容圈粉无数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血脉

李子柒靠内容圈粉无数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血脉

常年生活在996的高压下,打工人愈发渴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园中池畔,青荫浅深的简单生活。我们愿意守得一处清净,风雨若来,听风赏雨;花开花落,不喜不悲;与晨昏相依,与四季欢喜。

理想虽美好,可现实却无奈,所以我们才分外喜爱李子柒,被她那如梦似幻的田园牧歌生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视频所吸引。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其实纵观李子柒的内容创作之路,一切都源于真诚用心。

2015年,她第一次开始接触短视频。2016年她开始发布自己的短视频,一则《桃花酒》迅速风靡。当年11月,李子柒发布的《兰州牛肉面》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5000万。

她的视频内容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审美,一个美人、一双巧手,松间酿酒,春水煎茶,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也能变成美妙的诗歌,谁会不喜欢呢?

随着对内容的深度探索,李子柒除了田园牧歌之外,还关注起了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一个个非遗文化视频化展现,不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国际。她的视频里涵盖了多种美食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编篮子、纳鞋垫等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手工技艺,再到造纸、凝墨、染布等非遗技艺,可谓包罗万象,一应俱全。

她深入学习,并将这些技艺凝缩在视频里,分享给世界各地的网友,背后支撑她的,还是那颗赤诚的心。

就像那则《兰州牛肉面》,李子柒用了三个多月来学习,练习拉面到胳膊都抬不起来,连教她拉面的师傅都感动不已。

为了一道菜,她常常要走过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经历四季更替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水稻的一生》这条视频,虽然是一粒稻谷的成长,但李子柒花了 2 年时间记录,虽然最终展现给我们的只有短短 10 分钟。

通过语言镜头,她带领我们感受到如陶渊明一般的隐适之感,也是看完视频,我们才更深刻体会为何从小教育我们要粒粒皆辛苦。她后来得知很多小学生通过这条视频知道了米饭的由来原来如此艰辛,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之后,让她觉得自己的视频可以作为一种教育,也对「李子柒」这三个字有了更多责任感。

如果说李子柒展现的田园生活,一物一生,人景交融是来自大自然的震撼,那《非遗传承》系列则是中国文化在岁月长河里沉淀出的瑰宝,应该为更多人熟知。

比如展现活字印刷术的视频里,她亲手打磨制作小木块,在上面用毛笔写上端正大气的汉字,再一点一点细心雕刻成活字章,最终拼成文章刷上墨印于纸上,一刀一划是功夫,更是刻下千载不变的风骨。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她跟着浙江温州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第三十五代传人王法万老师刻苦学习了三个月之久,更不要说拍视频要费的功夫了。

2019年,李子柒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呈现蜀绣这项非遗技艺。

在蜀绣孟德芝的指导下,李子柒从染布开始学习,再到选稿、上绷、上料、配线、刺绣,每一步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她后来练到一根线可以劈成60多根丝,技艺精湛。最终绣出精细华美的蜀绣衣裳,这一针一线是文化底蕴,是华夏传统工艺之美,更是展现民族自信。

为了展示中国重要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工艺”,她同样耗时一年多才完成,这支最终16分钟的视频一经推出,便登上热搜。

从一丛蓝草到一块青蓝布,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蓝染制作步骤枯燥繁复,所以古老而美好的蓝染,一半是自然之美,一半是耐心之为。从一颗蓼蓝种子到蓝印花布衣,饱含染布人的劳作痕迹,宣示着蓝染生命轮回的绽放,同时传播着东方美学精神。李子柒从不问前程,但行传播中国文化之事。

毫无疑问,李子柒将中华田园之美和传统文化之精深钻研、表现到了极致,这种极致足以越过山海、穿越国界,让她在海内外都具有顶级影响力。截至目前,李子柒在国内各大平台以及海外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一个亿,在YouTube上更是拥有有1800万+订阅者。

不少网友盛赞李子柒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有外国网友评价:

“李子柒让我发现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我们不需要复杂的事物来让生活看起来更美好。”

环球网评价她:李子柒不仅是奔波劳碌寻常人理想生活的代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传承者。

她的成功模式启发了许多其他创作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李子柒”的热潮。

像越南版李子柒,该博主无论发型、衣服以及视频的拍摄手法全都一致,甚至连奶奶和狗也配齐了,但精髓难以模仿到,受到国内外网友诟病,最终因播放量不佳而停更。

虽然各个版本的“李子柒”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但在首位效应下,真正的李子柒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李子柒”象征着“标杆”,跟风者很难突破这个原创的“天花板”。

李子柒以独特的审美和细腻的生活记录,成功地把中国的田园生活美学推向世界,同时也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她之所以无可替代,就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慢生活的理念输出,更是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李子柒在做的,是向全世界呈现中国文化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