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系统把握数字化转型“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

系统把握数字化转型“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

□ 金 巍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征程中,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从“十四五”规划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到数字经济新业态涌现,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命。然而,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简单叠加,更是一个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来深入把握的系统工程。

数字化转型体现了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从量的角度看,这体现在数据规模的扩张、算力的提升、网络带宽的增长等方面;从质的角度看,则表现为生产方式的革新、组织形态的重构、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当前,我国数字化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辩证关系。

数字化转型中的矛盾关系。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数字化发展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源于传统思维模式、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的固化约束。这需要在实践中坚持辩证统一的方法进行化解。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解决主要矛盾,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比如,早期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此之后又面临数据治理等新矛盾。通过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则推动了数字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数字化转型必须立足整体性和系统性。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需要从战略高度统筹布局,协调推进技术、制度和治理的创新,实现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二是注重实践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字化转型必须扎根中国实际,创新性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鼓励各地区、各领域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可、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理论思考与展望。要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对数字化转型规律的研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要研究数字技术对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探索数字时代的价值创造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将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因此要着眼长远,前瞻性地研究数字化发展趋势,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同时,还要警惕技术决定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