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太极拳:世界非遗的东方瑰宝

太极拳:世界非遗的东方瑰宝

极拳,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于2020年12月17日正式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太极拳本身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价值的国际肯定。

(太极拳创始人 陈王廷)

极拳的起源可追溯至17世纪中叶的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村。从那时起,太极拳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传承,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如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等。每一种流派都保留了太极拳的核心原则,同时又融入了各自独特的技艺和风格。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它更是一种融合了阴阳循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传统体育实践。其动作特点表现为缓慢流畅、注重圆转、刚柔并济,这些动作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还能改善呼吸,调节呼吸系统,增加氧气供应,从而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效果。

太极拳的技法注重气沉丹田,通过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深送到腹部脐下。这种锻炼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机体潜能,调节和改善人体各部位的生理机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潜移默化地涵养习练者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太极拳的申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8年,太极拳就曾尝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未能成功。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太极拳爱好者和传承人的努力。经过多次努力和准备,太极拳终于在2020年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之所以成为世界非遗,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健康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价值。太极拳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调和、以柔克刚等思想,通过柔和的力量战胜强劲的对手,这种哲学思想不仅适用于武术,更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太极拳的申遗成功,意味着世界更加认同太极拳、更加认识到太极文化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如今,太极拳已经传遍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4亿之众。它成为了文化交流与人际交往的纽带,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太极拳的独特魅力。

太极拳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它将激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传承太极拳这一东方瑰宝,让它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同一太极大型非遗展演)

链接:成为世界非遗应具备哪些条件?

为世界非遗,即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旨在确保所认定的项目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历史价值、文化意义以及社会影响力。以下是对这些条件的详细归纳:

一、历史传承与文化特色

1.历史传承:项目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能够证明其来源和传承路径。这要求项目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文化的积淀和延续。对于太极拳而言,其起源于17世纪中叶的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村,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2.文化特色:项目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能够体现一个地区或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太极拳融合了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二、技艺精湛与活态传承

1.技艺精湛:对于涉及传统技艺的项目,其制作技艺需独特且精湛,能够代表该地区的传统制作水平。太极拳的技法注重气沉丹田,通过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深送到腹部脐下,以及运劲如缠丝,发劲如放箭和推手时“四两拨千斤”等独特的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2.活态传承:项目需以活态存在,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繁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传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交流与人际交往的纽带,体现了其活态传承的特点。

三、社会影响力与代表性

1.社会影响力:项目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了全球数亿人的关注和习练,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代表性:项目需具有展现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太极拳不仅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调和、以柔克刚等思想,还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四、明确的传承人与传承谱系

项目需有明确的传承人和传承谱系,能够确保项目的持续传承和发展。太极拳的传承体系完善,流派众多,每一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技艺和风格,同时又有明确的传承人和传承谱系,确保了太极拳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五、申请材料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申请材料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申请项目的历史背景、现况、价值所在等关键信息。对于太极拳而言,其申请材料详细阐述了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技艺特点、社会影响力以及传承谱系等方面的内容,为成功申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