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会上,一个长相甜美,歌声温润的女孩,凭借一首 《夫妻双双把家还》成功出圈 , 成为那个年代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手 。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 索宝莉 ,因春晚一曲成名后,索宝莉成为红极一时的歌星。
正当事业处在巅峰时期,她却选择隐退,离开了亲朋好友,与丈夫一起远赴德国生活,最终在56岁时客死他乡。
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她在国内的一众好友为之悲痛,纷纷表示惋惜。
当初在国内红遍大江南北的 索宝莉为何会选择在事业巅峰之际,放弃一切隐退出国?出国后她过得怎么样?为什么会客死他乡?在她身上又经历过什么?
1959年, 在北京一家医院,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她便是索宝莉,然而与其他小婴儿不同的是, 刚生下索宝莉不久,她的亲生母亲便因为心脏病而永远地离开了还在襁褓中的索宝莉。
而她的亲生父亲,把索宝莉视为“拖油瓶”,怕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不愿意抚养她,还很快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就这样, 还是婴儿的索宝莉便经历了生母离世,被生父弃养的悲惨遭遇。
不过,上天对索宝莉也很眷顾,在母亲去世后, 当时才二十多岁的三姨不忍看着索宝莉被遗弃,她便和三姨夫商量收养索宝莉 ,三姨夫从三姨渴求的眼神中看到了妻子对亲情的渴望,便同意了三姨的请求。
小索宝莉便跟着三姨和三姨夫回到了他们居住的 黑龙江伊春 生活。
原本三姨和三姨夫都是老实人,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为了给索宝莉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条件,也为了让索宝莉能够 健康 快乐地长大, 他们二人决定不再生孩子 。
怕别人对索宝莉的身份说三道四,他们对所有人隐瞒了她的身份,还对外宣称索宝莉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实际上, 三姨和三姨夫也确实将索宝莉当作亲生女儿般对待 ,他们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小小的索宝莉身上。即便家里并不富裕,但三姨和三姨夫总是竭尽所能为索宝莉提供好的条件。
在小索宝莉的心中,三姨和三姨夫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她也从未想过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 在三姨和三姨夫的精心呵护下,索宝莉拥有了一个甜蜜而幸福的童年。
小时候的索宝莉也是非常乖巧懂事的, 中学毕业后一度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建筑企业工作。
不过在建筑企业工作,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吃不消的,看着女儿每天辛苦的样子, 索宝莉的三姨和三姨夫都非常心疼,便四处找关系,想将她送到东方歌舞团里面去学习。
养父母之所以选择将索宝莉送去歌舞团学习,是因为他们发现索宝莉从小就很爱唱歌,而且声色很不错,再加上索宝莉长得也很漂亮,身材出挑,很适合去歌舞团发展。
事实上,他们的确送对了,在歌舞团面试的时候,索宝莉现场演唱了 《南泥湾》 和 《绣金匾》 两首歌。
当时歌舞团的领导王昆听到索宝莉的歌声和长相,很是惊喜,对索宝莉也非常地喜爱,她觉得索宝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听完演唱后,王昆现场拍板录取了这个来自黑龙江的女孩。
凭着姣好的外貌和身材,以及独特的嗓音,索宝莉成功进入东方歌舞团 ,在那里她受到了专业的歌唱培训。
就在索宝莉准备在歌舞团崭露头角的时候,家里传来了一个噩耗,父亲告诉她,母亲被查出患了晚期胰腺癌,快不行了,让她赶紧回来一趟。
得知这个噩耗的索宝莉脑子一下懵了,什么都顾不上收拾,立即动身赶回了黑龙江 ,一路上都不知道怎么度过去的,她只知道自己内心悲痛欲绝,眼泪也止不住地往外流。
到家后,她看到躺在病床上枯瘦如柴的母亲,她心疼地握住母亲的手,曾几何时那个为自己遮风挡雨,时刻都将自己护在怀里的母亲,已经病得这么厉害了,而她却浑然不知。
自责懊恼全部涌上心头, 此时的索宝莉哪儿都不想去了,只想待在母亲的身边,试图陪她一起对抗病魔。
然而,看到索宝莉回来后的母亲,仿佛是完成了最后的愿望,倍受病痛折磨的她再也撑不住了,最终还是丢下了索宝莉和丈夫离开了人世。
母亲的离世让索宝莉悲痛万分,她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和父亲一起料理好了母亲的后事,担心父亲看到母亲的旧物后会伤心难过,她便独自一人去整理母亲的遗物。
就在她整理东西的时候,母亲藏起来的一个小布包掉落了出来,里面有一封信,索宝莉带着疑问打开了那封尘封已久的信件,里面的内容让她震惊不已。
原来她竟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而且当初为了收养她,他们都没能拥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
看到这个消息,索宝莉再次被父母的无私所感动,感动之余反而更加悲痛,母亲在世的时候,自己没能好好陪伴,也没能尽到一个当女儿的责任,好好孝顺她。
如今 “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种遗憾和懊悔充斥着索宝莉的整个神经。
好在父亲还在世,索宝莉擦干眼泪, 内心暗自发誓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对父亲加倍的尽孝,要将对母亲的那份孝心用在父亲身上。
处理好母亲的后事, 重新调整了心情,索宝莉与父亲告别,重新踏上了事业的征程。 回到歌舞团的索宝莉比平日更加勤奋地练习。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导演陈占河找到索宝莉,让她出演了电影 《大小伙子》 中的一个角色。
虽然在电影里只有几分钟的画面,但她一头卷发加上颇具港星的风味,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
对这个漂亮的女孩有了初印象,当时还有人给索宝莉取了个 “小洋人” 的外号,足以见得索宝莉在银幕上的初次亮相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如果说出演电影让索宝莉在观众面前崭露头角,那1983年的央视春晚,对索宝莉来说,是改变一生命运的时刻。
早在春晚选节目期间,索宝莉就收到了央视春晚节目组的电话,邀请她参加春晚。 那时候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男女二重唱的节目正在招募歌手。
因为是 首届央视春晚 ,导演格外重视,在歌手的选拔上也非常谨慎,但当看到索宝莉的表演以后,导演立即决定就让索宝莉上场了。
在1983年的央视春晚上,索宝莉被安排与另一名男歌手牟玄甫一起登台演唱。
晚会上,年轻俏丽的索宝莉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一身紫色连衣裙,如出水芙蓉般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她跟搭档合唱了一首 《夫妻双双把家还》 ,清丽明亮的歌声,通过电视传到了全国观众的耳中, 当晚,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名叫索宝莉的年轻女歌手 。
当时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索宝莉只有24岁,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漂亮、优雅,给人一种不可亵渎的感觉。
凭着美丽的外表和迷人的嗓音, 一夜爆红的索宝莉成为电视上的当红明星,一度成为80年代国内最受欢迎的歌手。
红了之后的索宝莉,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演唱邀请,她跟着歌舞团在全国各地四处演出。 那个时候, 只要是有索宝莉的表演,几乎是场场爆满。
可想而知,当时的索宝莉是有多红多火爆了,每次索宝莉表演的时候,观众都会在台下大声地呼喊着她的名字,这便是对一个歌手最大的认可。
爆红后的索宝莉,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索宝莉的演出频率越来越高, 最忙的时候,一天甚至要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奔波 ,这已经达到了身体承受的极限了,索宝莉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1991年,在索宝莉最红的时候,她突然宣布退出歌坛,选择了与当时热恋中的男友屈建结婚。
而对于索宝莉的隐退, 很多歌迷都表示不解,为什么要在事业巅峰期退出歌坛?
事实上,只有索宝莉自己知道, 奔波了十余年的她已经心力交瘁,如此高强度的演出和频率让她最终决定退出歌坛,重回家庭生活 。
她的丈夫是圈外人,在网上很少能看见与他有关的报道,只知道他是一个在国外经商的中国人,他的生意也做得很不错。
婚后索宝莉就跟丈夫一起搬去了国外,他们先是定居在了维也纳, 后来儿子李一龙出生, 在孩子八岁的时候,一家人又搬去了德国杜塞尔多夫, 开启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刚到德国的索宝莉, 因为德语说得不是很好,还曾闹出不少笑话 ,以至于她都不敢独自一个人出门,即便是出去也要带上丈夫或者儿子一起。
为了让索宝莉尽快适应德国的生活,她的丈夫还专门替她请了德语老师,专门辅导她的德语。
在德语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 索宝莉慢慢学会了德语,也逐渐适应了国外的生活 ,还交了一批外国朋友,闲暇时就和友人聚一聚,日子过得也很惬意。
唯一遗憾的便是身在国外的索宝莉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
2004年,半夜在德国家中的索宝莉突然收到国内的一个消息,父亲病危,她连衣服都没换,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回国内。
“ 我半夜接到电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连我自己是怎么出的门,怎么上的飞机我都记不得了。 ”对于当初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索宝莉说道。
辗转来到医院的索宝莉,终究还是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的离世,对索宝莉打击很大,如今的她再也没有双亲的呵护了,在父亲的葬礼上,索宝莉哭得撕心裂肺。
母亲去世后,父亲便是她在这世上的唯一牵挂,如今父亲也走了,她的心也空了一半。 办完父亲的后事后,索宝莉变得沉默寡言,情绪异常低落。
好在身边有儿子和丈夫的陪伴,眼下双亲已去,眼下还是照顾身边的眼前人最重要,相信天上的父母也不希望看到自己一蹶不振的样子。
其实在很早以前索宝莉刚出名的时候,她的生父曾前来找过她,因为生父当初的抛弃,索宝莉并不打算原谅他, 对索宝莉而言,三姨和三姨夫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她对这个亲生父亲,已如陌生人。
面对生父,索宝莉只说了自己已有父母的关爱,现在已经不需要他的关心了,还希望以后不要打扰双方的生活, 这是长大后的索宝莉与生父的第一次见面,竟也是他们父女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养父死后,索宝莉在儿子和丈夫陪伴下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然而,命运再次与她开了个玩笑, 2013年,索宝莉被诊断患了肾癌 。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索宝莉并没有感到巨大的悲痛,反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对于她而言,人生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大起大落,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刻,她冷静地接受了自己得病的现实。
越是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就越容易回忆起曾经美好的时刻。 对于索宝莉而言,当初唱歌的场景便是她最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隐退了数十年,她又想唱歌了,她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能够重新感受下曾经站在舞台上肆意高歌的感觉。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便决定回国。跟丈夫和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一致同意。 2014年,索宝莉回到中国,回到了那个她阔别已久的歌坛 。
回国后的她,开始频繁地与老友重聚,也开始在演唱会的舞台上露面,此时的她非常珍惜人生最后的时光。
时光荏苒,光阴不在。 曾经那个属于她的舞台,曾经属于她的时代早已远去 。如今的索宝莉,在一众年轻人的眼中, 或许只是80年代的旧人 ,她的歌声和曲调早已被新生代的流量明星所取代。
对于年过50的索宝莉而言,演出的机会少之又少,但这又如何? 因为对于她来说, 再一次重返舞台不是为了名和利,仅仅只是为了重新感受心中的那份回忆和情怀。
对于自己的病情, 索宝莉选择了向好友隐瞒 ,她不想在弥留之际让大家替她担心,她只想像正常人一样与朋友们团聚,一起唱歌,一起享受着最后的美好时光。
2015年,索宝莉终究没有战胜癌症,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5年10月19日,索宝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她终究没有战胜病魔,在德国的杜塞多夫病逝。
临终之际,她还是很幸运的,丈夫和儿子都陪在她的身边,儿子在回忆母亲过世时的场景说道:“ 我妈妈去世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我想她是没有留下遗憾的。 ”
索宝莉离世后,国内的好友们是接到索宝莉儿子的电话后,才知道她已经病逝了,当得知这位友人的去世,她生前的好友都无比的震惊和悲痛。
曾与她在春晚上合唱过的原东方舞蹈团的歌唱家 牟玄甫 说道:“ 上次她回来的时候,我还跟她一起去电视台录过节目,当时她还抱怨我怎么不在东方歌舞团团庆的晚上不唱歌?怎么转眼就听到她离世的消息…… ”
对于这位昔日一起搭档的好伙伴,牟玄甫对索宝莉的离世非常悲痛。
京演文化传媒公司演出总监、曾在东方歌舞团工作过的纪京汉,作为索宝莉的好友,在采访中说道:“ 她的性子很直爽,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去了德国以后,还是会经常回北京的,基本上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北京生活。 ”
“对于曾经捧红她的东方歌舞团和伯乐王昆老师,索宝莉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即便是退出了歌坛,她对于自己的唱歌事业还是非常向往的,回国后她还专门录制了专辑,希望能举办一个个人演唱会,为准备这个演唱会她一直都在精心筹备着,没想到……”
“我们这些‘老东方’已经商量好,要选一个合适的机会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因为 索宝莉是一个好人 ,我们将以这种方式怀念她。”纪京汉说道。
主持人王芳在得知索宝莉病逝的消息时,在微博中发文悼念:“去年还那样神采奕奕地接受我的采访,如今却听说你去天堂了,上个月还说一起录节目,你咋走这么快,好难过,亲爱的索宝莉姐姐,一路走好!来生还做好姐妹!”
从好友们的沉痛哀悼中,可以看得出来,索宝莉生前在众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对于她的离世,亲友们久久不能释怀,然而斯人已去,只留下最美的回忆。
最终,索宝莉的家人将她的追悼会安排在德国的塞尔多夫举行。
伴随着轻缓的音乐,在一片青翠的草地上索宝莉的亲朋好友们聚集在一起,静静地聆听着悼词,为这位带给大家无数欢乐的友人祈祷,做最后的告别。
在索宝莉的追悼会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显而易见的悲痛,他们舍不得这位友人的离开。
但是对于索宝莉而言,能够在儿子和丈夫的陪伴中死去,前往另一个世界与自己的父母团聚,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和幸福吧!
虽然索宝莉的生命在这个世界终止了,但她的美妙歌声将永远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也许对于她而言,只是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歌唱,以不一样的方式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和舞台!
参考文章
凤凰网:56岁歌唱家索宝莉去世 曾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北京青年报:原东方歌舞团歌唱家索宝莉因病在德国去世
截止2020年11月7日,索宝莉的病因没有向外界透露。
原东方歌舞团歌唱家、1983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以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红极一时的索宝莉,因病于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去世,享年56岁。
原东方歌舞团著名歌唱家牟玄甫、程琳、郑绪岚等都表达了震惊和悲痛之情。据索宝莉的好友介绍,她的病一直跟朋友们保密,是肾上长了东西,在德国检查后发现已经扩散。
扩展资料:
索宝莉中学毕业后一度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建筑企业工作,因出色的歌唱天赋被著名歌唱家王昆相中,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东方歌舞团,师从王昆老师,擅长印巴歌曲,她的歌声清甜圆润。
她和牟玄甫的二重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一举成名,她还演唱过台湾民歌《丢丢铜》、巴基斯坦歌曲《生日歌》和《我的心属于你》、马来西亚歌曲《宰鸭歌》、中国歌曲《竹林沙沙响》等。
她曾经拍摄过电影《让世界充满爱》,参与制作过电影《大小伙子》。她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受大众喜爱的歌手之一。
索宝莉离开东方歌舞团后,随丈夫在德国生活,也经常回到北京。她去世的消息令很多熟悉她的朋友非常震惊。
PS:某些公号,请别抄袭,我也发公号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盛产明星的时代,国内歌坛群星璀璨。著名女歌唱家索宝莉,当年家喻户晓,红极一时。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她与“东方金嗓子”牟玄甫,合作男女声二重唱《风吹竹林沙沙响》《夫妻双双把家还》,一夜之间名扬全国。
然而,就在索宝莉最红时,她却结婚生子,远赴德国,给歌迷留下深深的遗憾。盘点索宝莉的人生旅程, 她的凄苦身世,她的英年早逝,让人泪奔和心碎……
索宝莉1959年6月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生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诞下索宝莉20多天后去世了。索宝莉的母亲有3个姐姐,三姨和三姨夫收养了她,索宝莉跟随他们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生活。
当时三姨才24岁,三姨夫25岁,两人刚刚结婚。夫妇俩心疼索宝莉身世凄苦,终生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将索宝莉当掌上明珠呵护。 三姨三姨夫与所有亲戚统一口径,对外宣称索宝莉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从小到大,索宝莉不知三姨三姨夫是自己的养父母,一直喊他们“爸爸”“妈妈”。
索宝莉被接走后,生父再没看过她一眼,也没寄一分钱抚养费。后来他再婚了,又有了3个孩子。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给索宝莉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时物质相当匮乏,索宝莉却喝牛奶,父母一箱箱往家里买;她穿高档皮衣皮裤,夏天吹小电风扇。沐浴父爱母爱阳光,索宝莉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少女时代。
1976年,索宝莉高中毕业了。在父亲奔走下,她进入伊春市城建科工作, 每天在工地上抬水泥,用箩筐挑砖上六楼。冬天在地上刨坑,双手冻得全是裂口。 索宝莉还经常坐在敞篷卡车后车厢送炉灰渣,风一卷,煤灰渣落满她一头一脸。
索宝莉亭亭玉立,长得漂亮,还有一副好嗓子。工作之余,她天天骑自行车去森林里唱歌。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索宝莉的命运。
索宝莉的叔叔是伊春市招待所所长,1978年,著名作曲家乔羽随一个电影剧组去伊春采风,住在招待所里。叔叔对乔羽说 :“我有个侄女形象好,歌唱得也好,看能否在戏里给她安排个角色?”乔羽说先看看本人。
索宝莉骑自行车赶到招待所,给乔羽唱了一首《南泥湾》。 乔羽笑呵呵地说:“小姑娘很洋气,嗓子好,是块搞文艺的料。” 剧组打算给索宝莉安排一个小角色。谁知因种种原因,电影不拍了。索宝莉格外失落。
两个多月后,索宝莉接到了乔羽的来信,让她去北京考文艺团体。索宝莉带着父母给的30元钱,坐火车来到北京。乔羽与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是朋友,介绍索宝莉去考东方歌舞团。当时王昆出国了,要两个多月后才回。
索宝莉住不起招待所,乔羽便让她住进自己家,与女儿乔国子同住一室。乔羽一家人很善良,索宝莉在他家免费吃住。乔羽的儿子乔方,还给索宝莉买零食。
王昆回国后,考试前一天,索宝莉紧张得一夜未眠。第二天见王昆时,她全身一直在颤抖。 王昆轻拍她后背:“小姑娘,等急了吧?”一句话,缓解了索宝莉的紧张。她唱了《南泥湾》《绣金匾》两首歌。
王昆见她个子高,形象好,嗓子好,当即拍板录取她。但她告诉索宝莉:“进团初期没有工资。”索宝莉激动地说:“没关系,我愿意。”
1978年,19岁的建筑工人索宝莉,逆袭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名歌唱演员。她与郑绪岚等人住集体宿舍,一间屋子20多张床,演员们头挨着头。尽管条件艰苦,但索宝莉很快乐。
进团不久,索宝莉接到父亲的来信,说妈妈病了。 索宝莉赶回家,这才得知妈妈患了晚期胰腺癌,脸色蜡黄,瘦成皮包骨。 索宝莉晚上睡觉,妈妈整夜趴在枕头边看她。10天后,妈妈不幸去世了。索宝莉悲痛欲绝。
整理妈妈的遗物时,索宝莉从一个布包里翻出很多信件。一封封看完后,她惊讶地发现,这些信件都是自己的生母写的。原来喊了20多年的爸爸妈妈,竟是自己的三姨三姨夫,是自己的养父母!他们伟大的父爱母爱,让索宝莉泪奔!
三姨走后,索宝莉将对她的那份爱转移到三姨夫身上,仍然喊他“爸爸”。
1983年,央视举办第一届春晚,要找一对男女声二重唱,索宝莉与同事牟玄甫幸运地被选上了。团里的演出服都是拖地长裙,不适合索宝莉,她向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借了一件浅紫色外衣。 这年除夕之夜,索宝莉与牟玄甫合唱了《夫妻双双把家还》《风吹竹林沙沙响》两首歌曲,一夜之间名扬全国。
成名后,索宝莉演出不断。她演唱的《让世界充满爱》《生日歌》《我的心属于你》《宰鸭歌》等歌曲,也深入人心。她还参与制作了电影《大小伙子》,获得广泛好评。
经济条件好转后,索宝莉每月给父亲寄钱,回家还买大包小包的礼物。期间,生父来找过索宝莉。她从未见过生父,父女相见那一刻,她愣住了。
索宝莉平静地说: “你现在有了家庭,还有三个孩子,如果与我联系,会打破你的生活。从小到大,我就没缺少过父爱,我生活得很好,你放心吧。”生父走了。 从此父女俩再无联系。
因演出频繁,索宝莉身心俱疲。每次到达一个地方,长途跋涉够累了,她无法集中精力唱歌。1991年,索宝莉结婚了,丈夫也是中国人,在国外经商。次年儿子李一龙降生,索宝莉随丈夫赴维也纳生活。2000年,一家三口又去了德国的杜塞尔多夫。
索宝莉始终是中国国籍,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国外,一半时间在国内。 父亲老了,身体不太好,索宝莉将他接到北京生活。
2003年,父亲不适应京城生活,执意回到伊春。2004年父亲也去世了。想起父亲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呵护,索宝莉悲痛欲绝。她一直在丧亲阴影里挣扎五六年,才彻底走了出来。
丈夫经商很成功,索宝莉在德国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离开歌坛这么多年,她格外怀念从前唱歌的日子,怀念舞台上的欢声笑语。
2014年,索宝莉回国内复出。此时离她走红已过去了20多年,内地歌坛早已更新换代,她登台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演出她就来北京,没有演出就在德国陪丈夫和儿子。这时索宝莉演出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爱好和情怀。
2015年,索宝莉肾癌恶化。其实一年前,她就查出了癌症。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她向国内的亲友和同事隐瞒了病情。在与癌魔抗争一年多后, 10月19日,索宝莉在杜塞尔多夫不幸离世,年仅56岁。
生母离世,养父母也走了,索宝莉是去天堂与亲人团聚。 也许她觉得自己生前没给生母和养父母尽孝,就去那边弥补这份遗憾了。
生命如花凋零,但索宝莉的歌声,她的音容笑貌,她的绰约风姿,永远沉淀在歌迷的记忆里……
-END-
王昆是德艺双馨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演唱的《秋收》《纺棉花》《农友歌》《夫妻识字》《北风那个吹》《兄妹开荒》《抗日战士出征歌》等一系列经典歌曲,影响了几代人。她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堪称一个时代的标志。
王昆还是歌坛有名的伯乐,发掘和培养了郭蓉、朱明瑛、崔健、远征、牟玄甫、索宝莉、郑绪岚、王二妮等歌唱名家。
王昆的丈夫周巍峙是著名音乐家,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歌曲,被誉为传世佳作。
王昆与丈夫育有两个儿子,数十载风雨岁月里,一家人都有过坎坷、眼泪和心痛。2014年,王昆在送别丈夫两个月后,自己也不幸离世,弥留之际她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王昆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县南关村,父母都是农民。王昆的母亲段明珠没有读过书,但端庄大方,很有见识。
在那个年代,很多母亲都逼女儿缠足,但段明珠连耳洞都没给王昆打过,更不用说缠足了。其实这也间接改变了王昆的命运,要是她缠成了三寸金莲,后来也不可能奔赴延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2岁的王昆参加唐县抗日自卫会。她剪了短发,腰间扎起了皮带,背着妈妈做的挎包,用歌声宣传抗日救国。
1938年春天,18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唐县境内开展革命工作,团长是音乐才子周巍峙。他1916年出生于江苏东台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参加八路军。
在唐县文艺汇演中,周巍峙听了王昆演唱的《松花江上》,觉得她是一棵音乐苗子,又追求上进,便将王昆吸纳为“西战团”的文艺兵。
当时西战团有不少文艺才子,有的向王昆表达好感,但王昆独独钟情于周巍峙。
1943年冬天,18岁的王昆与27岁的周巍峙举行了婚礼。
1944年,西战团奉命返回延安,需要徒步行军2000里。
在过日寇的封锁线时,王昆病倒了,周巍峙为带领队员安全通过封锁线,只得将王昆留在当地老百姓的家里,自己带着队伍走了。
王昆身体痊愈后,在组织的护送下,经过九死一生才到达延安,与丈夫团聚。
1945年,王昆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在延安引起巨大的轰动,王昆也成为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
1947年,王昆与丈夫诞下儿子周七月。因演出繁忙,加上革命工作需要,儿子一降生王昆就没照顾几天。
新中国成立后,王昆与丈夫被调到北京工作。1952年,歌剧《白毛女》被搬上银幕,由田华饰演“喜儿”,王昆配唱。她演唱的《北风那个吹》,迅速被传唱开来,王昆在全国爆红。
1954年,王昆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当时该校还在天津,王昆经常1个多月才回一次家。
毕业后,王昆与丈夫又诞下了小儿子周月。小儿子一出生,王昆也没照顾几天,两个儿子都跟着保姆长大。
王昆每天一早就出门,深夜回家时儿子已经睡了。她一个星期也跟儿子说不了几句话,有时儿子哭着喊妈妈,保姆就带着兄弟俩来到演出现场。
周七月与弟弟从侧幕看着妈妈在台上演出,王昆演出间歇,会利用几分钟的空闲时间,抱抱儿子,与他们说说话。
在周七月和弟弟的心目中,他们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正常的母爱,这成了兄弟俩的遗憾和心结。
1962年,王昆被派到东方歌舞团担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独唱演员。
两年后,她因为在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农友歌》,事业如日中天,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红的歌唱家之一。
1966年,特殊年代开始了,王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工作被停止了,经常开会遭批斗、写检查。
丈夫周巍峙的处境也不好,被批斗、隔离审查,后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一年也难回一趟家。
受父母的牵连,刚刚20岁的儿子周七月被关进监狱,两次差点被执行。王昆的心在滴血,身为妈妈,她让儿子受到牵连,自己又没能力保护他,王昆一次次心碎。
她想去看看儿子,可相关人员不批准。王昆很多次走到监狱门口,看着高高的灰色围墙,独自落泪。
王昆的母亲经常从老家赶到北京,照顾陪伴小外孙。母亲含泪鼓励王昆:“你一定要坚强,好好地活下去。”
王昆担心远在湖北的丈夫,时常给丈夫写信,要他振作起来,自己和儿子盼他回家。王昆与丈夫互相在信里鼓励安慰,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1977年,王昆与丈夫双双恢复工作,儿子周七月也恢复了自由,一家人紧紧拥抱,喜极而泣。
这时周七月已经30岁了,在父母的鼓励下,他从事编剧、导演工作。
后来,他参与了《火龙》《林海雪原》《牛虻》《江湖兄弟》等影视剧的编剧工作,还担任过《双雄会》《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影视剧的副导演。
因为时代的原因,周七月30多岁才结婚,妻子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婚后夫妻俩诞下了儿子和女儿。大儿子能拥有正常的人生,让王昆百感交集。
1982年,王昆被提拔为东方歌舞团团长,她除了自己演出,还负责挖掘培养演员。郑绪岚、朱明瑛、索宝莉、郭蓉、崔健等著名演员,都是王昆一手发掘和培养的。
1984年,王昆带队去成都演出。郭蓉的父亲带着3个孩子找到她,希望王昆能让自己的大女儿郭蓉考东方歌舞团。
郭蓉的父亲郭子原是上海乐团的小提琴手,他与3个孩子都衣衫褴褛,家境非常贫寒。
13岁的郭蓉给王昆唱了《塞北的雪》《酒干倘卖无》两首歌,王昆觉得她嗓子不错,还会拉小提琴,决定录取她。
1984年12月,郭蓉从遥远的四川来到北京的东方歌舞团工作。
当时快过年了,郭蓉没地方可去,王昆将她接到家里过年,陪郭蓉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
在南方长大的郭蓉,低估了北京的寒冷,王昆还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皮裤改小送给她。郭蓉热泪盈眶,真想在心里喊王昆一声“妈妈”。
1985年,摇滚歌手崔健刚出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王昆顶着巨大压力,让他参加次年的百名歌星演唱会。
当崔健裤腿一只长一只短,站在台上吼着嗓子唱《一无所有》时,台下的领导席乱成一锅粥,当场有人大声指责:“王昆,你这是要干什么!”有的甚至当场忿忿离去。
王昆临危不乱,坚持让崔健将歌唱完。
这次演唱会不久,王昆的母亲在老家去世了。王昆工作忙,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回家奔丧时,王昆想起小时候母亲对她说过的话:“你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人,自己吃自己的饭。”这句话影响了王昆的一生,至今还在她耳边回响,王昆哭得很伤心。
王昆既是团长又是妈妈,培养保护演员和学生,她经常将学生带到家里来吃住,不仅不收学费,还给他们发零花钱。
那时小儿子周月还住在家里,他觉得妈妈将家里变成了旅馆和食堂,家里经常是10来个人吃饭。有时人多周月吃不饱,在心里抱怨妈妈。
王昆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工作,疏离了两个儿子,很少给他们母爱。
1998年,王昆举办从艺60周年演唱会,大儿子周七月特意写了一篇文章《从侧幕看妈妈》。
大儿子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妈妈不称职,家庭观念不强,事业心太重,在工作上不甘落后……”
王昆看了儿子的文章,流下了自责愧疚的泪水。是呀,她一直忙着教学生们唱歌,给他们找住的地方,每次演出她牵着学生的手走上舞台……
然而她却抽不出时间陪伴自己的两个儿子。儿子小时候她很少给他们做饭,很少开家长会,也很少接送他们上下学。
两个儿子结婚成家后,王昆也很少抽时间去他们家里,都是儿子忙里偷闲来家里看她。因各种事务缠身,她单独与两个儿子相处的时间极其有限,很少有母子交流的温馨时刻。
王昆情难自已,在给好友孙 琤的信中诉说苦恼,表达对两个儿子的愧疚。
2009年,王昆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两个儿子轮流在医院陪伴她。王昆住院期间,老伴周巍峙也因肺炎住进医院。
老伴先出院,随后王昆也出院回家。老两口风雨相伴,互相鼓励,携手抗击病魔。
不久,王昆得知在家里工作过17年的保姆吴银凤,回老家后瘫痪在床。王昆非常心疼,和老伴每月给吴银凤寄200块钱,作为对方的退休金。
王昆为学生、为需要帮助的人舍得花钱,但她自己生活却非常节俭,有件红毛衣她穿了20多年,打了几个补丁还在穿。
小儿子将这件毛衣送给北京一家电视台的纪实栏目时,工作人员都落泪了。
周巍峙与王昆一样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担任过文化部代部长,还当选过两届文联主席。早年他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威武雄壮、脍炙人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好儿男,这首歌至今听来还让人热血沸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巍峙离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主持领导10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的出版工作。他不顾年事已高,经常赴外地参加审稿会、定稿会。
如今这些著作已出版完成,共298卷,500多册,5亿多字,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2011年,王昆已经86岁了,她患上了糖尿病、心脏病和静脉曲张。她的小腿和脚踝经常肿胀,无法走路,在家里只能坐着轮椅。
然而她每天还要练嗓子,教登门的学生吐字发声。
2014年9月,周巍峙因病住进医院,王昆在病房里陪伴丈夫。学生郭蓉来探望时,一向坚强的王昆抱着她哭了。
9月12日,丈夫不幸因病离世,享年98岁。送别丈夫,王昆于2014年10月2日,还忍着悲痛参加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学生搀着她上台,师生俩合唱了《农友歌》。下了舞台,王昆又坐上了轮椅。
11月9日,王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她一直昏迷不醒,两个儿子在医院陪伴她。
11月21日,王昆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两个儿子含泪说:“妈妈,我们爱你,理解你,心里的结早就解开了。”
儿子发现,王昆的眼角竟滴出了泪水,心电图上下跳跃了五六秒,随后又变成了一条直线。这次王昆真的走了,但弥留之际,她的心结解开了。
而今,王昆已经去世8年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优美歌声依然留在儿子的心中。两个儿子回忆与母亲的晚年生活,禁不住泪湿眼眶。
其实王昆进入晚年后,意识到当年对儿子的亏欠,努力找机会与家人团聚。她对孙子孙女嘘寒问暖,每逢周六她都会打电话让孩子们过来团聚。
要是孩子们因事走不开,王昆会很遗憾。
而今想起这一切,周七月兄弟俩心中满是温暖。爸爸妈妈已经走了,他们会尊重父母的遗训,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2022年3月,周七月和弟弟也步入老年,成了爷爷、姥爷辈的人。但他们对母亲的爱和怀念一点也没有减少,兄弟俩为有这样伟大、坚强、无私的妈妈而感到骄傲自豪!
-END-
索宝莉离开东方歌舞团后随丈夫去了德国生活。 2015年,歌手索宝莉于德国时间10月19号17:31分,在杜塞多夫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随后,主持人王芳也在微博中悼念,写道:“去年还那样神采奕奕的接受我的采访,今天却听说你去天堂了,上月还说一起录节目,你咋走这么快,好难过,亲爱的索宝莉姐姐,一路走好!来生还做好姐妹!”证实了该消息。
现在一切都在快速发展,本来就是日新月异的演艺圈。很多年轻漂亮的美女挤破头想进演艺圈,竞争很激烈。但是,虽然知道能进入演艺圈的人有几千几万,成功的话人气会很高,能获得好的机会和资源也是很难的。因此,很多人进入演艺圈,发现自己的发展不顺利,便决定出国找机会,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说的这位就是这样。
春节联欢晚会起源于80年代的阖家大联欢,而春晚截止到如今也已经延续了快40年的历史,虽然近几年春晚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吐槽,但仍然是很多观众春晚的第一选择,而春晚也是过年的一个文化符号,是每个中国人的春节文化大餐。
对于明星来说,能登上春晚的舞台上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肯定,而且明星的愿望也是希望能登上春晚,有太多的人登上春晚之后一夜之间爆红,索宝莉便是其中之一,可能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在80年代她是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特别是那首经典歌曲《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时索宝莉不过刚刚24岁。
索宝莉之所以火,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她当年是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成员。中国东方歌舞团成立于1962年1月,属于“国家级歌舞团”,他们的宗旨是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以及表现现代中国人们生活的音乐舞蹈及介绍给全球的观众,同样,这个歌舞团也培养了一批批艺术造诣登峰造极的艺术家。其中就有,成名于《白毛女》的王昆老师,唱红了《难忘今宵》的李谷一老师,以及表演过《梁祝·化蝶》、《天仙配》的牟炫甫老师……同样,索宝莉也是当年东方歌舞团的红人之一。
但索宝莉不仅仅只在乐坛发展,还开始拍摄电影,在当时双栖发展的明星并不多,而索宝莉无疑是成功的,拍摄了像《让世界充满爱》等电影,不过远没有她在乐坛的影响力,索宝莉成名之后也确实赚了一大笔钱,而当时外来文化又很多,当时很多人都对国外的生活很向往,而索宝莉就是其中一个,也开始往国外发展,后来还和一名德国人结了婚,定居在德国,不过也把很多中国特色歌曲带向了国外。
而她也遇到了自己的老公,在和老公结婚以后,索宝莉也就彻底离开了东方歌剧院,随着丈夫去德国生活了。也就渐渐淡出了国内观众的视野。可是她却被确诊癌症,而她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dbeile.cn/news/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