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春节习俗包饺子

春节习俗包饺子

<h3>一、春节吃饺子的由来</h3><h3>1、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h3><h3>2、民间传说,这与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了非常难受,就从冬至这天起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很管用,人们吃下它后血液通畅,治好了冻耳。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们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之为“饺子”。于是,饺子这种吃食就诞生了。</h3><h3>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h3> <h3>二、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呢</h3><h3>一是按照古代的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h3><h3>二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h3><h3>三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h3><h3>四是饺子本身就好吃,民间有“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话。</h3><h3>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h3><h3>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h3><h3>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h3><h3>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3> <h3>每年年三十的时候,是新旧岁的更替,人们管它叫“交子”。而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也是“更岁交子”和“喜庆团圆”、“吉祥如意”之意。</h3> <h3>春节包饺子中放“钱”寓意吉祥的习俗从何而来,你一定不知道</h3> <h3>提起满汉全席,你必然首先想到慈禧太后,其实饺子中包硬币的这个做法同样起源于她,据说在新年夜里慈禧也领着大家包饺子,他还对饺子有一个含沙射影的比喻,慈禧说,这煮饽饽用皮包馅好有一比:“这一包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慈禧话里有话,含沙射影,在包饺子时就把不听话的人教训了。</h3><h3>慈禧包饺子的时候有个习惯,必须有4个包着小金元宝的饺子。李莲英聪明,就在包元宝的饺子上做个小记号,所以一锅饺子盛出来后,总是慈禧吃出金元宝。大家一片贺喜,都说老佛爷福气大,得到神佛保佑。</h3><h3>1908年的那个春节出了点小意外,太监在饺子上做的记号有一个找不到了,就只给她盛了3个带元宝的饺子。73岁的老佛爷那年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件事让她感觉神佛不再垂青自己了。一脸的无奈。李莲英看透了老佛爷的心思,干着急也没有办法。这时,光绪帝的皇后悄悄叫太监过去,说元宝饺子在她碗里,并悄悄给了太监,太监又把元宝偷偷放进锅里。</h3><h3>李莲英最后对慈禧说,大家都没有吃到那一个元宝饺子,一定是皮被煮烂,元宝掉在锅里了。说着,他就用笊篱在锅里捞,果然捞出了元宝。慈禧这才放心</h3> <h3>看,我包得怎么样?</h3>

最新文章